首页 > 人民币 > 人民币动态 > 跨境人民币融资热中的冷思考

跨境人民币融资热中的冷思考

证券日报2014年08月10日18:00分类:人民币动态

核心提示:跨境人民币融资在中国的不同区域迅速开展,并且金额越来越大。当境内企业不断扩大境外融资的额度和范围的同时,我们也不得不关注其中的风险。

吴卫星

一石激起千层浪,上市公司东江环保股份有限公司的一纸公告在金融市场上引起巨大反响:东江环保将通过融资租赁通道引入年息7%以下的廉价海外资金。由于国内资金价格高企,资金紧张,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获得贷款非常困难,即使获得贷款,利率也常常高于10%。与此相比,如果能够获得价格显著低的海外资金对大多数企业都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一般来说,跨境人民币融资形式分为贸易融资类、股东及关联方借款类、借入外债类和内保外贷类等几种类别。东江环保公告的这次跨境人民币融资就属于内保外贷类。根据东江环保公司公告,该公司拟以银行承兑汇票质押的方式在某境内银行开立以某境外银行为受益人和某租赁公司为被担保人的融资性保函,该境外银行收到保函后,向租赁公司提供跨境贷款,租赁公司再以融资租赁形式将该笔贷款投放给公司。东江环保公司将与该融资租赁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售后回租合同,将公司及其全资子公司拥有的部分生产设备以“售后回租”方式与该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开展融资租赁交易。这种售后回租其实是租赁公司的一种传统的经营方式,也就是是客户将自制或外购的资产出售,然后向买方租回使用。通过这样操作方式,客户可以节省财务成本。但在东江环保这类内保外贷的案例中,业界关注更多的是海外人民币低价格融资,而非租赁业务本身。东江环保公告中称此次融资金额为9890万元,期限为1年,东江环保按季支付191万元,到期一次还本。

同样是在今年,中广核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在6月底利用前海跨境人民币贷款优惠政策,成功从农业银行香港分行引入跨境人民币贷款3亿元。之前,租赁公司已通过人民币外债形式引入境外资金1.5亿元。另外在今年7月21日,11家新加坡银行机构为苏州工业园区企业融资9亿元。

可以看出,跨境人民币融资在中国的不同区域迅速开展,并且金额越来越大。

首先,之所以大量企业对跨境融资趋之若鹜,最大的原因就是境内外资金价格的巨大差异。融资成本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利润空间,是企业生死存亡的大事。所以一旦出现套利机会,境内企业肯定会充分利用这一机会,这是金融市场的第一法则。事实上,企业充分利用国家和地区间利率和汇率的差异进行套利是全球资金价格发现的前提条件,中国企业如果能够充分利用这一套利机会就能够在全球配置资源,也是对企业自身发展的一个巨大促进。

第二,中国内地与境外的利率差异一直存在,但近来跨境人民币融资如此红火是与中国近年来正在进行的金融改革是分不开的。深圳前海2012年年底就在全国首个推出跨境人民币贷款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今年2月底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颁布印发了《关于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的通知》,为跨境人民币融资打开了通道。尽管业界还在抱怨跨境人民币融资依然存在诸多限制,但是毕竟跨境人民币融资在规则上已经获得了巨大的进展。今年5月份,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跨境担保外汇管理规定》,取消或大幅度缩小跨境担保的数量控制范围和登记范围,界定跨境担保的外汇管理范围和监管责任边界,取消所有事前审批,以登记为主要管理手段,并取消大部分业务资格条件限制。今年7月份,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境内居民通过特殊目的公司境外投融资及返程投资外汇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取消了“境内居民从特殊目的公司获得的利润、红利及资本变动外汇收入应于获得之日起180日内调回境内”的强制性调回资金规定,允许境外融资及其他相关资金留存境外使用。这都对境外融资资金的使用放宽了限制。

第三,跨境人民币融资会促进境内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有利于推进利率市场化。跨境人民币融资的规模进一步扩大之后,尽管中国还没有完全实现资本项目的对外开放,但境内资金价格将进一步和全球资金价格联系在一起,境内的金融机构不得不面临来自全球化的竞争。在竞争压力下,企业和金融机构在经营管理中都会更多关注资金的市场价格,推进利率市场化并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但任何事情都具有两面性,当境内企业不断扩大境外融资的额度和范围的同时,我们也不得不关注其中的风险。这里面最重要的风险是企业和境内外金融机构联合,通过放大杠杆的方式从境外获取资金,然后并不投入或者只是部分投入到实体经济,转而发放委托贷款或者流入到房地产、股票和理财产品等领域,资金空转,可能导致资产泡沫的形成。同时,要关注海外资金和企业经营期限的匹配问题。如果海外资金都是短期资金,一旦国际市场发生变化,其波动会溢出到境内,使得中国经济也随之发生动荡。这一方面需要引导企业自主进行风险管理,监管部门也应当实时检测跨境资金使用的总体情况,防止各类跨境融资成为资金异常流动的通道,让风险锁定在可控范围之内。

(作者系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院长、对外经贸大学重点研究基地应用金融研究中心主任)

[责任编辑:姜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