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民币 > 中国央行 > 货币政策半年报:定向发力 微刺激显成效

货币政策半年报:定向发力 微刺激显成效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4年07月08日17:27分类:中国央行

核心提示:与以往频繁调整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相比,2014年以来央行在货币政策上保持定力,并没有再出重拳。随着稳增长任务日渐加重,特别是结构调整任务艰巨,今年4月以来,央行50天内连续两次“定向降准”,透露出定向调控、精准发力的政策意图。央行定向“微刺激”的货币政策或许正在产生作用。

北京(CNFIN.COM / XINHUA08.COM)--2014年以来,中国经济承受下行压力,而国际经济形势和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出现分化。在这种情况下,央行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运用了多种货币政策工具。通过“定向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为中国经济注入“强心剂”。

在央行网站货币政策栏目中,货币政策工具分为公开市场业务、存款准备金、中央银行贷款、利率政策和常备借贷便利。 以上就是中国央行货币政策组合工具包。

央行在2014年上半年主要采用两次“定向降准”、再贷款和常规的公开市场操作工具调节市场流动性,而主要支持的是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

这主要包括:

·3月20日,央行在信贷政策支持再贷款类别下创设支小再贷款,下达全国额度500亿元。

·4月25日,央行下调县域农村商业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下调县域农村合作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6月16日,央行对符合审慎经营要求且“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达到一定比例的商业银行(不含2014年4月25日已下调过准备金率的机构)下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16日起央行实施年内第二次“定向降准”,包括兴业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在内的数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均已确定在此次“定向降准”之列。

对此,央行16日晚间明发布微博称,“定向降准”范围没有扩大。“定向降准”的范围是符合审慎经营要求且”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达到一定比例的商业银行(不含4月25日已下调过准备金率的机构),包括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商行、农商行等多类机构。”

在央行的表态中,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只要符合条件,都可以进入降准范围。

而在例行公开市场操作上,央行仅在1月进行了多期限逆回购操作向市场投放资金。随后自2月中旬起,转向正回购操作,期限包括14天和28天期两种。虽然二者操作频率不尽相同,但各自中标利率一直分别持稳在3.80%和4.00%水平。而从4月17日至今,央行则暂停14天期正回购操作,只进行28天期正回购操作。

除常规的正/逆回购以外,2014年上半年央行仅在2月27日使用了一次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回笼流动性,操作规模1000亿元,期限五天,利率3.40%。

此外,央行第一季度累计开展常备借贷便利(SLF)3400亿元,期末常备借贷便利余额为0。

回顾2014年上半年的货币政策,新华分析师认为,与以往频繁调整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相比,央行在货币政策上保持定力,并没有再出重拳。然而,随着稳增长任务日渐加重,特别是结构调整任务艰巨,今年4月以来,央行50天内连续两次“定向降准”,透露出定向调控、精准发力的政策意图。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二季度例会在分析当前国内经济金融形势时认为,“经济金融结构开始出现积极变化”。这也说明,央行定向“微刺激”的货币政策或许正在产生作用。

对于未来货币政策走势,似乎悄然发生着一系列有趣的变化:定向降准、再贷款、SLO等非常规的货币政策工具正在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稳健的货币政策基调下,下半年全面降准的可能性并不大,定向、灵活的调整可能仍是货币政策的主旋律。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下半年货币政策将保持稳健的总体基调,偏向宽松,以保持市场流动性平稳适度。在总体稳健的前提下,下半年政策操作会继续呈现结构性支持、定向调整的特点,应有针对性地加强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下半年存款准备金率全面、大幅下调的可能性不大,公开市场操作将保持净投放,再贷款、再贴现等定向调节工具的使用频率将进一步提高。

不过,央行7月7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5月央行口径新增外汇占款仅为3.61亿元人民币,仅为上个月的零头。这一定程度显示央行对外汇市场的干预减少,也表明央行通过外汇占款口径投放的基础货币锐减。

国际金融问题专家赵庆明就认为,这一数值创下去年7月以来的最低值,如果6月继续如此,全面降准可期。

而在连平看来,下半年存款准备金率全面、大幅下调的可能性不大,因为降准并不能直接缓解银行存款压力,对扩大信贷投放的效果并不十分明显。

过去外汇占款一度成为投放基础货币唯一的渠道,在新增外汇占款量减少之后,央行可以选择通过降准的手段把过去冻结的基础货币释放出来,也可以选择开拓更多的国内投放基础货币的渠道,如央行最近运用的一些工具。

特别声明:文章只反映作者本人观点,中国金融信息网采用此文仅在于向读者提供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立场。本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责任编辑:姜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