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民币 > 中国央行 > 为什么又是“定向降准”

为什么又是“定向降准”

金融时报2014年06月17日09:01分类:中国央行

核心提示:5月份贸易数据显示,出口同比出现反弹,显示热钱有重新流入迹象,外汇占款增幅难以大幅下降。加上央行近期一直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向银行体系注入流动性。因此,“当前流动性总体适度充裕”,没有全面降准必要。

在降息与“降准”之间,再次选择“降准”。

在全面降准与定向降准之间,再次选择定向降准。

继4月25日定向下调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下调县域农村合作银行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后,上周一(6月9日),央行再次使出定向降准利器:从2014年6月16日起,对符合审慎经营要求且“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达到一定比例的商业银行下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对于那些一直在全面降息和降准方面大造舆论的人而言,即便此次降准覆盖范围惠及2/3的城商行、80%的非县域农商行和90%的非县域农合行,一次释放资金在700亿元至800亿元之间,在他们眼里,力度依然低于预期,依然很不过瘾。并坚信,定向降准范围不断扩大,预示着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全面降准的概率不是减弱,而是增强,甚至认为,定向降准只是权宜之计,央行应当果断降息。在这些信贷瘾难戒、认为信贷是当前实体经济困境的主要症结,甚至是专门为诸如房地产开发商等利益集团摇旗呐喊的人眼里,货币政策是万能的,放水是必须的。要想刺激经济增长,无须财政、税收等诸多政策配合,以全面降准或者全面降息方式开闸放水就行。一旦货币政策低于预期,失望之极的他们便会开始新一轮舆论造势,继续施压货币政策。

不管噪音多大,央行最终还是选择了定向降准。此次定向降准时机的选择,值得玩味。

选择在上周一宣布降准,直接原因显然是为了贯彻落实5月3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有关加大“定向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措施力度的精神,但在6月这个时点降准,还有一箭多雕的用意。

人们不会忘记,去年6月,银行间市场资金价格异常波动,引起社会各方的高度关注。今年6月到来前,市场上就不乏对6月流动性担忧的声音。鉴于去年6月流动性最为紧张的金融机构,多为中小金融机构,特别是农商行和城商行,这些金融机构是银行间市场上主要的资金拆入方。他们吸存能力有限,且吸存成本较高,短期流动性调节多依赖银行间市场。因此,此次定向降准,可谓给他们送来甘霖。

再贷款可以直接向特定金融机构释放基础货币,从而更好地发挥央行资金引导信贷资金流向、促进信贷结构调整的功能;另一方面,央行还借助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和常备借贷便利(SLF)两个流动性管理工具,构建一定宽度的“利率走廊”,即“短期利率有一个区间。到了上限后,金融机构就可以向央行融资;到了下限时候,央行会减少这样的融资。”通过多种工具的组合使用,央行可以确保银行体系流动性适度和银行间市场利率稳定,从而有效降低资金成本,并为定向降准工具的使用,腾出政策空间。

为什么货币当局没有选择全面降准?

央行在定向降准的新闻稿中说得明白,“当前流动性总体适度充裕,货币政策的基本取向没有改变”。何况,5月份贸易数据显示,出口同比出现反弹,显示热钱有重新流入迹象,外汇占款增幅难以大幅下降。加上央行近期一直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向银行体系注入流动性。因此,“当前流动性总体适度充裕”,没有全面降准必要。

从去年6月的银行间市场异常波动不难看出,银行体系的资金紧张是结构性的,即中小银行流动性脆弱,大型银行流动性充裕。同样,实体经济资金紧张也是结构性的,即房地产业、产能过剩行业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获得贷款的能力强,占据了较多低融资成本的信贷资源,而“三农”和小微企业难以获得信贷支持,且融资成本高。这样的格局,决定了当前采取定向降准是最优选择:一方面可以让在支持“三农”和小微企业方面作出较大贡献的金融机构,获得正向激励;另一方面,这类金融机构获得更多可贷资金后,不仅可以降低资金成本,也提升了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的能力。

当然,不少人担心定向降准所释放的资金,难以真正流入“三农”和小微企业。在他们看来,虽然是定向,但只要资金拐个弯,定向降准的资金可能又会“渗漏”到房地产业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甚至“渗漏”到一些产能过剩产业。

其实,市场的担心也正是央行选择定向降准而非全面降准的考量。央行在定向降准的新闻稿中表示,“要加强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的针对性、精准度和导向力,引导和督促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这意味着,政策出台后,有关方面将会及时评估“信贷政策导向效果”,并且这种评估将具有极强的“针对性、精准度和导向力”。通过评估,央行可以观察两次定向降准后的效果,以便及时微调货币政策,确保货币政策向实体经济的传导渠道更加顺畅。(徐绍峰)

[责任编辑:姜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