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民币 > 人民币动态 > 保持定力 适应经济增速换挡新常态

保持定力 适应经济增速换挡新常态

中国证券报2014年06月03日08:39分类:人民币动态

核心提示:我国经济仍然有望在未来一段时间里实现大约5%-7%的中高增速。通过激活民间投资,尤其是民间中小企业投资,而不是主要依靠政府投资,不仅能提高就业吸纳能力,而且能够提高投资效率,进而促进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提高。

北京金融衍生品研究院首席宏观研究员 赵庆明

近期决策层多次重申,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政策协同配合,适时适度预调微调。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加大“定向降准”措施力度,也让市场对宏观政策尤其是货币政策全面转向放松充满了期待。经济“微刺激”会否变为“强刺激”?预调微调与以往经济刺激措施有何异同?经济增速换挡期怎样适应“新常态”?上述问题值得探究。

日前决策层多次提出,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那么,何谓新常态?笔者认为,新常态就是我国经济经过长期高速增长,在面临资源、环境以及劳动力等约束下,增速换挡进入中速或中高速发展阶段。如果不顾这一现实,仍然一味追求过去的高速增长,政策上必然需要采取强力刺激措施,而实际结果是高速增长没有实现,反而是积累了更多的问题和风险,泡沫更加严重,并可能延误经济转型升级的好时机,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之中。

后发国家存在增速换挡现象

就像世上没有永动机一样,经济增速也不可能持续高速增长。根据物理学的原理,假如要维持匀速,质量越大的物体,就需要越多的动能。对于宏观经济也是这个道理。当一国经济经过一段时间的高速增长,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一定规模后,如果仍要人为地维持增长速度不变,就需要更多要素的投入。例如,2000年我国GDP总量为9.92万亿元,在此基础上增长10%,新增部分仅为0.992万亿元(假设价格不变,下同)。到了2013年我国GDP总量已经达到56.88万亿元,如果希望2014年能实现10%增长,新增部分就是5.688万亿元,其中难度显然比十年前大得多。

其实,很多后发国家存在显著的经济增速换挡现象。日本在战后迎来高速增长阶段,第一次减速换挡大约在1973年前后,第二次换挡在1991年前后。在1950-1972年期间,日本GDP年均增速为9.7%,到了1973-1990年期间回落到年均4.26%,相比此前速度减少了一半还要多,1991-2012年期间更是进一步回落到年均仅0.86%。韩国经济增速换挡发生在1997年前后,在1961-1996年期间,韩国GDP年均增速为8.02%,1997年之后显著回落,1997-2012年期间年均增长4.07%,相比此前高速阶段回落了近一半。中国台湾地区也有类似情况,经济增速从高速换挡到中速大约在1995年前后,1952-1994年台湾地区GDP年均增长8.62%,1995-2013年年均增长4.15%,增速回落一半多。

经济高速增长期往往是工业化快速推进阶段。后发国家工业化阶段之所以经济高速增长,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工业化阶段,由于大量利用新技术和新设备,劳动生产率提高快;二是人口红利,工业化初期大量劳动人口排队进入就业,初期劳动力成本几乎不变,所以能够快速推进工业化。然而,当工业化完成、服务业取代工业成为经济增长的首要动力后,由于服务业劳动生产率提高没有工业快,又加之人口红利基本消失,所以经济增速不可避免地会回落,并且往往是短时间内出现大幅回落,像是下台阶一样,并没有明显的过渡期。

[责任编辑:姜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