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民币 > 人民币动态 > 自贸区大宗商品现货净价探索人民币国际化

自贸区大宗商品现货净价探索人民币国际化

上海证券报2014年04月22日08:31分类:人民币动态

核心提示:上海市政府21日印发《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大宗商品现货市场交易管理暂行规定》。目前相关部门正围绕托管、清算、仓单公示、海关、税收等环节抓紧制定相关细则,以迎接大宗商品现货市场新时代的到来。专家认为,如果净价交易,则为人民币自由兑换留下想象空间,也为保税交割留下了空间,有利于在大宗商品交易平台探索人民币国际化。

上海市政府21日印发《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大宗商品现货市场交易管理暂行规定》(下称《规定》),以推动自贸区大宗商品现货市场建设。《规定》对于自贸区内大宗商品现货市场的设立、经营以及监管等提出了一系列要求。

《规定》自2014年5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2年。这意味着自贸区大宗商品电子现货市场运行已没有制度障碍。记者独家获悉,目前相关部门正围绕托管、清算、仓单公示、海关、税收等环节抓紧制定相关细则,以迎接大宗商品现货市场新时代的到来。

记者发现,《规定》与此前商务部等部门联合发布的《商品现货市场交易特别规定(试行)》一脉相承。其中要求,大宗商品现货市场的市场经营者应当具有行业背景,应向自贸管委会提交项目方案,包括投资主体、实缴资本金规模、交易规则、资金和实物交收管理制度等,同时要求,交易品种为国内进出口量大的大宗商品;交易价格不含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等。

“这为净价交易、保税交割解除了法律上的限制。”北京工商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胡俞越教授对记者表示,目前国内大宗商品交易价格都是含税价,如果净价交易,则为人民币自由兑换留下想象空间,也为保税交割留下了空间,有利于在大宗商品交易平台探索人民币国际化

胡俞越认为,目前全球大宗商品市场正在发生变革,一方面,大幅上涨的周期已经告终,大宗商品进入买方市场;另一方面,借助互联网,大宗商品的电子化交易日渐成为主流。上海自贸区在金融、服务贸易等方面的一系列制度创新,必将为大宗商品市场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实际上,自贸区金融创新的重点内容之一就是发展平台经济,搭建面向国际的各类金融交易及服务平台。不过,到目前为止,“大宗商品交易平台成熟的不多。” 一位知情人士表示。

尽管如此,不少公司已动作频频。如宝钢集团拟在自贸区搭建铁矿石交易中心;上海钢联拟设大宗商品交易中心;上海有色网拟建有色金属交易中心;迈科金融拟建有色金融交易中心;北京全国棉花交易市场拟建棉花交易中心;易贸集团拟建液化工品交易中心;上海石油交易所拟建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上海华通铂银交易市场拟建白银交易中心等。

根据《规定》,上海市商务委负责指导自贸区内大宗商品现货市场行业管理相关工作;市金融办负责与国家金融管理部门沟通协调相关工作;自贸区管委会负责制定区内大宗商品现货市场的规划、业务协调、属地管理等工作,会同相关部门建立联合监督管理机制,健全各项工作制度。(记者宋薇萍)

[责任编辑:姜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