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民币 > 中国央行 > 货币政策松动概率增大

货币政策松动概率增大

中国证券报2014年03月17日09:13分类:中国央行

核心提示:由于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央行货币政策向逆周期方向转变的可能性在上升。尽管年初利率下行非源于央行主动放松,但未来央行默许利率水平维持在一个相对的低位却是可以期待的。

近期市场利率与汇率齐跌,结合外汇资金流向与汇率政策动向判断,利率下行很可能是汇率政策调整的“附属品”,很难说央行主动放松货币。当然,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也是不争事实,融资增长放缓提供货币微调放松的基础,存量债务集中到期续接压力,加大“紧货币”与“防风险”矛盾。今年货币政策在实际执行中不大可能维持类似去年的偏紧基调。利率下行或非故意,但获得央行容许值得期待。

1月底以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美元汇率转入跌势,出现一轮幅度较明显的贬值行情。本币市场利率在春节过后也恢复下行,货币市场利率持续走低,债券收益率曲线呈现陡峭化下移。对利率与汇率联袂下跌,市场上大致存在三种解释:一是央行放松流动性,利率下行,带来外汇资金净流出,汇率贬值;二是央行引导汇率贬值,形成人民币资金投放,利率下行;三是国内经济下行,风险偏好降温,造成外汇资金净流出,而央行放任汇率贬值,同时季节性因素及融资需求下降,致利率下行。这些观点可能因此得出政策放松与否两种截然不同的结论。

应该说,在当前经济金融形势下,上述三种解释都存在一定的合理之处。为了做一个基本判断,或许得从外汇资金流向这点上切入。可以看到,在上述第一和第三两种解释中,都将外汇资金净流出作为核心假设。

2月外汇占款数据尚未公布,但结合已披露的其他金融数据推断,2月外汇资金继续净流入是大概率事件。据央行公布,2月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加8279亿元,同比增速为13.3%,比上月加快0.1个百分点。基于金融机构信贷收支表,M2增量大致等于外汇占款增量+新增贷款-财政存款增量。而今年2月新增人民币贷款6445亿元,低于市场预期,当月财政存款则增加4222亿元,远高于往年季节性规律及市场预期。综合推断,2月新增外汇占款为正的可能性较大。由此可以看出,上述第一和第三两种解释缺乏足够说服力。

就前述第二种解释而言,机构认为央行之所以引导汇率贬值,主要意图在于破除市场单边升值预期,或为抑制外汇投机套利资金大量涌入,或为进一步推进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做铺垫。值得注意的是,15日,央行宣布将人民币兑美元即期交易价浮动幅度由1%再扩大至2%,这就印证了该部分机构的看法。基于此,大致可以认为近期利率下行是汇率政策调整的“附属品”,汇率与利率下行是前因后果的关系,因此很难说央行主动放松了货币。

但不可否认的是,未来货币政策出现松动的可能性正在上升。首先,经济增长放缓加大政策放松压力。今年头两月工业生产、消费零售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显著下降,短期经济增长下行压力明显加大,一季度GDP增速有降至7.5%以下的风险。如果增长动能不能很快复苏,在去年前低后高的基数影响下,政府预设年度经济增长目标可能面临考验,政策托底压力相应加大。其次,货币增长放缓,为货币政策提供微调转变基础。2月金融数据显示,M2增速为13.3%,距离13%的年度目标增速较近;当月社会融资总量大幅减少1.65万亿元。由于存款来源紧张,贷款投放受限,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加大,抑制套利投机性外汇流入,且财政存款继续表现出超季节性增长,未来M2增速反弹难具备持续性;同时,风险偏好下降及潜在监管约束,令表外融资大幅收缩,整体信用扩张受到限制,这些都为货币政策提供动态微调的空间。最后,继续维持中性偏紧的货币政策执行力度,或面临防控金融风险的“底线”约束。今年企业信用类债券将迎来到期偿付高峰。鉴于经济增长放缓,企业内部现金流增长压力加大,到期债务本息偿还仍将主要依赖外部融资支持。而如果继续推行以“紧货币”去杠杆的策略,可能会加速信用风险的释放,伤及稳增长与调结构的稳定金融环境。

总体而言,由于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央行货币政策向逆周期方向转变的可能性在上升。尽管年初利率下行非源于央行主动放松,但未来央行默许利率水平维持在一个相对的低位却是可以期待的。近期,在短期货币市场利率创下阶段新低的同时,央行反而下调公开市场净回笼规模,或许可窥一斑。(记者 张勤峰)

[责任编辑:陈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