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民币 > 人民币动态 >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人民币国际化新支点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人民币国际化新支点

财经国家周刊2014年02月24日11:11分类:人民币动态

核心提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为解决人民币国际化和构筑中国金融战略纵深提供了新的路径。一方面,中国与中亚各国一道,在地区战略层面共同建设多层次市场化投融资体系。另一方面,金融一体化将刺激大量跨境货币交易需求。这都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内生动力。

2014年是习近平主席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后的第一年。按照该设想,中国和中亚国家未来将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

要实现这一战略设想,在经济上各方除了要做好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外,加强货币流动及其相关金融体系建设也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事关人民币国际化、事关中国能否拥有更坚实的金融战略纵深、事关该区域经济合作能否持续健康发展,因此需长远布局,精心谋划,以小切口撬动大发展。

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关键在于做实产业链、搞好城镇化,实现地区的共同发展,这些都离不开强劲的金融支撑。目前,中国西部地区的金融服务业滞后于制造业的发展,一些县市甚至没有足够的银行分支机构,更谈不上为企业参与新丝绸之路建设提供金融支持。

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金融的支持,但片面的资金注入并不一定能解决好发展的可持续性问题。这一现象曾在中国“西部大开发”中有过体现,中央对西部的资金投入,有一些就是因为没有“接地气”的当地金融体系承接,最后都变相“溜回”东南沿海。

发展经济学的理论与实践显示,要带动欠发达地区的现代化,有效的途径是重视培育草根金融机构,通过多层次资本市场解决中小企业资金问题。调研发现,国有银行金融服务越不足,民间金融机构越发达。在西部中心城市,国有商业银行、区域商业银行和草根金融机构并立的“三元服务结构”是当下的常态。

相较而言,目前中亚国家的金融服务还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因此,向这一地区提供区域贸易融资及人民币跨境服务的主力军,可以是最能适应西部内陆经济特点的金融机构。在“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大机遇下,需以培育壮大内陆金融为抓手,推动民间跨境贸易与产业融合,通过金融掌控内陆经济现代化,加快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

具体来看,可以考虑尽快建立西部多层次资本市场,通过跨区域股权交易市场帮助西部企业股份制改造,实现由小变大、由大变强,成为新丝绸之路上具有强大竞争力的经济细胞。中央对该地区的转移支付,应向那些勇于进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造的小微企业、到中国西部挂牌交易的中亚国家企业倾斜,从而使中国西部成为中亚各国企业挂牌融资的最佳选择,从而构建欧亚大陆的金融中心。

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为解决人民币国际化和构筑中国金融战略纵深提供了新的路径。

一方面,中国与中亚各国一道,在地区战略层面共同建设多层次市场化投融资体系。另一方面,金融一体化将刺激大量跨境货币交易需求。这都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内生动力。

与此同时,相应的贸易一体化整合将带动区域的新型城镇化,促生相关金融中心的流动性溢价,激发区域的整体财富效应。这种深植于区域一体化实体经济的金融需求,将为人民币国际化带来更大的底气。

[责任编辑:陈周阳]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