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民币 > 人民币动态 > 依托外交的人民币国际化时间窗口已经打开

依托外交的人民币国际化时间窗口已经打开

招商银行2014年01月23日15:30分类:人民币动态

核心提示:一只货币如何才能实现国际化?当前的人民币国际化应如何选择路径?从历史的角度,通过比较各个历史时期国际化货币的共性,来回答这些问题,初步结论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多数条件都已经具备或即将具备,唯独外交政策可能成为尚显薄弱的一环。

依托外交的人民币国际化时间窗口已经打开

——历史经验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借鉴意义

刘东亮 中国金融信息网人民币频道特约专栏分析师

历经多年跋涉,人民币就快到达国际化货币俱乐部的大门了。拿到这间俱乐部的入场券,几乎是从政府到民间的共识,因为一旦成功入场,不但会给国家带来荣耀和可观的铸币税,也会给市场和金融机构带来巨大的商业机会。

我们认为,一只货币在全球的贸易、支付、结算、交易、储备体系中被广泛接受和运用,并且对金融市场有较强影响力,可以视为这只货币成功国际化。以此衡量,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货币俱乐部仅有四位成员:美元欧元英镑日元。美元实现了高度的国际化,长期处于国际货币体系核心的地位,欧元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国际化,成为区域性国际货币,日元和英镑则实现了低水平的国际化,而其他一些货币,如瑞郎澳元加元,虽然国际化程度也较高,但受制于自身流通规模太小,在国际金融市场中影响力不大,难以称其为国际化货币。

那么一只货币如何才能实现国际化?当前的人民币国际化应如何选择路径?我们尝试着从历史的角度,通过比较各个历史时期国际化货币的共性,来回答这些问题,初步结论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多数条件都已经具备或即将具备,唯独外交政策可能成为尚显薄弱的一环。

从历史来看,世界货币体系格局经历了4个阶段的演变:

1)从工业革命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借助强大的综合国力,英镑成为第一只国际化货币;

2)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英镑相对衰落,美元崛起,英镑与美元成为国际货币体系的“双核”,法郎区的地位亦比较重要;

3)二战后~1973年,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英镑衰落,美元成为国际货币体系的核心;

4)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在牙买加体系下,美元继续成为国际货币体系的核心,但西德马克(包括后来的欧元)、日元崛起,加入国际化货币俱乐部。 

纵观国际货币体系上百年的演变,我们选择了在国际化道路上曾经成功的例子——英镑,正处于核心地位的例子——美元,以及不太成功的例子——日元,与人民币来进行比较,希望能够得出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通过比较,我们认为以下因素直接决定了上述货币国际化的成功与否,并且带来了历史上核心货币之间的荣衰演变,而这些因素对于人民币国际化,具有直接而显著的参考价值。首先,货币发行国必须拥有强大的经济和贸易基础。这种经济和贸易的基础,不仅表现为体量巨大,在国际经济中有重要地位,还表现在处于国际产业链中的上游,拥有竞争力最强的产品和服务体系。

英镑:在19世纪中期,英国的工业产值已占到全球的4成,贸易份额占世界的3成,全球结算量的4成以英镑结算,1913年英国的资本输出额达到195亿美元,占全球的接近5成,但两次大战后英国的经济实力已经严重衰落,英镑也失去了国际货币体系核心的地位,当前英镑仅占全球货币交易量的6%。

美元:美国经济在19世界末即已取代英国,成为最大的经济体,并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飞速发展,二战后美国的工业产量占全球的一半以上,至今依然是全球第一大经济体,2012年美国GDP占全球的22.4%,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数据,美元在全球货币交易量中占比高达43.5%,而全球储备货币的60-70%是美元资产。

日元:日本经济在二战后迅速崛起,并于1969年超越德国成为第二大经济体,这一地位一直保持到2009年,同时日本外贸实力雄厚,长期保持高额顺差,当前约有12%的货币交易量是以日元来进行的。

人民币:中国已于2010年取代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并最快可能在10年后超过美国跃居第一,同时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份额已达11%,有望在2013年夺得世界第一贸易大国的头衔(有待最终数据的确认),可以说,中国的经济和贸易规模已经足以支撑人民币成为国际化货币。与此相比,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数据,2012年人民币交易量只占到全球的1.1%,与经济和贸易规模远远不成比例,而在国际产业链中,中国目前只居于中游,产业结构和竞争力有待进一步升级。 

其次,依托于外交政策,将本国货币大规模输出到海外。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一只货币仅在国内流动,当然是绝无可能实现国际化的。此时便涉及到货币输出机制的问题,通常包括国际收支逆差、对外投资、对外信贷、货币互换等几种形式,迄今为止,中国主要依靠跨境贸易结算和与外国央行签订货币互换的形式。我们看到海外沉淀的人民币确实在不断增长,比如在香港,人民币存款的规模已经超过8000亿元。

目前存在的问题,一是离岸人民币资金主要集中在香港,其他市场规模有限,二是跨境贸易结算虽然增长迅速,但有相当比例是以跨境套利为目的,真实贸易背景的比例有待提高,三是在投资渠道有限和惯性依赖作用下,人民币在海外的接受度有限,海外机构以人民币来替代其他货币的动力不强。

我们认为,从历史经验来看,单纯的依靠经济手段输出货币,难度较大,且可能会重蹈日元国际化的覆辙,而以积极的外交政策推进对外经济政策,才是人民币国际化最有效的推动力,但这也是目前尚显薄弱的一环。在已经成功实现国际化的货币中,外交政策的推动作用十分明显。

[责任编辑:姜楠]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