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民币 > 人民币动态 > 影子银行监管升级有助降低系统性风险

影子银行监管升级有助降低系统性风险

中国证券报2014年01月16日08:54分类:人民币动态

核心提示:加强影子银行监管中长期有助于降低中国经济的系统性金融风险,但会提升短期不确定性。控制广义信贷的过快扩张,可以稳定资产价格,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招商证券宏观研究主管 谢亚轩

据媒体报道,对影子银行的监管将加强,以有效防范影子银行风险。但其风险在哪?笔者认为可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来理解。

理论上而言,从国际角度来看,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经济理论和思想的革命,其推动的宏观审慎管理思想影响巨大。宏观审慎管理是与微观审慎监管相对应的概念,微观审慎监管更关注个体金融机构的安全与稳定,宏观审慎管理则更关注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定。宏观审慎管理的核心,是从宏观的、逆周期的视角采取措施,防范由金融体系顺周期波动和跨部门传染导致的系统性风险,维护货币和金融体系的稳定。

从国内角度来看,决策层认为影子银行进一步推高我国杠杆率与资产价格,加剧了金融风险爆发的危险,需要通过宏观审慎监管加以治理。

在实践中,有两个事实可能对决策层触动较大。一是6月末以来市场化利率易上难下的事实,这显示继续维持高杠杆来拉动经济增长,维持资产价格稳定已难以为继。二是债务审计显示,地方政府债务已通过影子银行从表内转移到表外。根据本次债务审计结果,截至2013年中期,银行贷款占债务资金来源约为56.56%,比重较2010年年末下降23%,而债券融资比重从7.06%上升至10.32%,似乎银行系统与政府债务问题关联度较2010年有所下降。但是,信托融资占债务资金来源比重已达到8%,这显示一部分本应以银行表内贷款呈现的债务,已通过非标和银行同业业务等形式转至表外。

根据笔者测算,将银行贷款、信托融资等涉及银行、保险和证券等行业的债务资金来源计算在内,该部分资金占整体债务资金来源的2/3。整体看,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年均增长19.97%,这表明尽管过去几年决策层一直希望通过从信贷规模和投向控制地方政府债务,但事实上因影子银行的干扰并未成功。因此,只有通过控制杠杆率上升,维持稳健的货币和金融环境以防范金融风险。而影子银行总是站在对立面,6月以来的利率高企推动决策层最终下定决心加强监管。

从媒体披露的相关细节来看,一是对影子银行准确的分类和监管定位。按照国际上比较共识的标准对影子银行进行分类,即是否持有金融牌照和是否纳入现有金融监管的标准,界定清晰而且对于明确监管责任非常重要。对影子银行的监管原则并非“一棍子打死”,而是要在发挥影子银行积极作用的同时,将其负面影响和风险降到最低。

二是进一步落实监管责任的分工。其基本原则就是“谁批设机构谁负责风险处置”,除“一行三会”分头负责银证保等领域的监管外,融资性担保公司和小额贷款公司由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监督管理。

三是完善监管制度和方法。要按照“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原则加强市场主体监管,依法制定公布相关监督管理办法、经营管理规则和风险管理制度,严格监督超范围经营和监管套利行为。对金融机构理财业务、信托公司业务、金融交叉产品业务、民间融资、融资性担保业务、私募投资基金业务和网络金融活动都提出了监管原则和方法,预计各相关部门将据此给出执行细则。

四是强调监管的协调。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一个教训是危机前存在明显的监管不一致和监管套利,在危机前掩盖了矛盾和问题,在危机中加剧了其负面影响。这一问题在我国当前的金融领域也客观存在,不容小觑。可以说,金融监管协调部际联席会议是针对这一问题的制度创新和安排。

笔者认为,加强影子银行监管中长期有助于降低中国经济的系统性金融风险,但会提升短期不确定性。控制广义信贷的过快扩张,可以稳定资产价格,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其实,控风险的思想从2011年以来就一直隐含在宏观政策决策中,比如货币政策一直以“稳健”为主基调,对地方融资平台和房地产行业采取贷款限制,通过审计署多次摸底地方政府债务情况等做法。以影子银行为突破口,从金融领域加强监管,可谓“治标”之策。同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着力防控债务风险”列为2014年的六项重点工作之一,通过把地方政府性债务分门别类纳入全口径预算管理,强化教育和考核,从思想上纠正不正确的政绩导向等措施达到“治本”的目的。以上“组合拳”是宏观审慎管理与我国实际情况的结合,有助于降低经济的系统性金融风险。

从短期来看,可能会增加我国经济中的不确定性,突出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可能对短期的经济增长速度带来负面影响。过去的一段时间,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和房地产业通过影子银行获得相当一部分融资,相关政策的贯彻落实可能影响其所获得的融资量,通过降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对短期的经济增速带来负面影响。二是信用违约事件爆发概率上升。全面加强对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小额贷款公司和融资性担保公司等金融机构相关业务领域的监管之后,之前隐藏的诸多问题可能暴露。

[责任编辑:姜楠]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