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民币 > 人民币动态 > 深化金融改革 破解经济和金融双“二元化”

深化金融改革 破解经济和金融双“二元化”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3年12月19日09:26分类:人民币动态

核心提示:近两年,我国经济金融领域中的“经济冷、货币热”和“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比较突出,根本原因在于金融改革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需要,金融杠杆配置资源的作用未能有效发挥。

温彬 中国金融信息网人民币频道特约专栏分析师

近两年,我国经济金融领域中的“经济冷、货币热”和“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比较突出,一般认为,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在于资金在银行体系空转,支持实体经济弱化,甚至有的学者得出只有影子银行在支持实体经济的结论。我认为,这种理解过于表面化,根本原因在于金融改革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需要,金融杠杆配置资源的作用未能有效发挥。同时,在贷存比、信贷额度等约束下,银行为了规避监管而不断创新,从“非标”业务到同业业务,催生了影子银行的快速发展,既给货币政策的制定和传导机制的有效性带来影响,也使银行体系的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日益凸显。

“经济二元化”与“金融二元化”并存

为了应对次贷危机,我国政府采取了通过4万亿元大规模投资刺激经济的政策措施,经济迅速触底反弹,制造业产能快速扩张、房地产市场投资火爆。然而,欧美等发达国家经济复苏乏力,我国的外部需求持续低迷,而国内投资效率下降使产能过剩问题非常突出。不仅钢铁、水泥、电解铝、造船等传统行业出现严重的产能过剩,光伏、风电等战略新兴产业的产能过剩问题也比较突出。产能过剩导致企业存货上升、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英文简称PPI)持续负增长,企业效益下降,投资放缓,从这个角度看,的确存在“制造业的冷”。与此同时,房地产市场则一路高歌猛进,房地产投资增速高于固定资产投资平均增速,地价和房价屡创新高,吸引各路资金流向房地产市场,又存在“房地产的热”。理论上讲,这十几年来,房地产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对其他行业带动作用显著,房地产投资热是可以化解部分与之关联度较高,如钢铁、水泥等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但由于房地产的非理性上涨,更多地表现为对土地价格的炒作,房地产从实体经济范畴转向了虚拟经济范畴。地价和居住价格的持续攀升,提高了制造业成本,对其他产业产生明显的挤出效应,最终形成了经济中制造业与房地产业“一冷一热”的二元化。

在政府融资平台和房地产项目利用银行融资受限的背景下,此类项目开始通过影子银行的渠道获得资金支持。保守估计,2012年末,影子银行提供融资的规模约20万亿元,占同期信贷余额的三分之一,形成了金融中银行和影子银行的二元化。

事实上,“经济二元化”与“金融二元化”的互生共存。由于对银行贷款用途的严格监管,银行通常把制造业贷款保留在资产负债表内,而政府融资平台和房地产的融资需求则通过信托、券商等渠道转移到表外。形成了“银行-制造业”和“影子银行-融资平台、房地产”的二元体系。

货币政策陷入两难

实体经济中制造业和房地产业的“一冷一热”与金融中银行和影子银行的“一控一放”的二元交叉局面,使得货币政策左右为难。具体表现在:

对外升值和对内贬值并存。全球央行量化宽松和部分国家货币竞争性贬值已经对人民币汇率造成巨大升值压力。今年以来,一方面由于美国经济持续复苏以及量化宽松政策退出预期使美元汇率指数持续走强,而中国是为数不多的对美元保持升值的国家。另一方面,国内通货膨胀抬头,特别是房地产及房租价格居高不下,使得货币的实际购买力下降。

通货紧缩和资产泡沫并存。我国实体经济中存在的制造业和房地产业的二元结构,制约了货币政策的作用空间。当前,以制造业为核心的实体经济部门正经受着产能过剩的困扰,PPI连续20个月的负增长挤压了企业的盈利空间,降低了企业进一步扩大投资的能力。但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的压力又制约了货币政策从稳健转向宽松。

资金充裕和融资成本高并存。2013年10月末,我国广义货币供给量余额已达107万亿元;前10个月,广义货币供给量的增速为14.3%,高于全年增速13%的政策目标。尽管货币供应如此充足,但企业融资成本不断上升。原因有三:一是大企业从银行获得低成本资金后通过银行理财产品、委托贷款、信托等方式以更高的价格转贷给中小企业;二是政府融资平台和房地产对资金价格不敏感,推高了整个社会融资成本;三是各种融资的过桥费、通道费增加了企业的融资成本。

银行体系正面临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双重考验

自2009年以来,一些外资投行和信用评级机构就一直“唱空”中国银行业,主要理由就是地方政府和非金融企业债务率不断攀升,已不可持续,今后两年将爆发债务危机,银行不良贷款率会迅速上升。从实际情况看,地方政府拥有土地和国企股权等资产,债务违约的信用风险较小,但其流动性风险仍不可小觑。对非金融企业来说,由于盈利状况不佳,很多企业的经营性现金流不足以补偿贷款本息,只能靠融资现金流支撑,拆东墙补西墙,而一旦某家银行抽贷,则会造成资金链断裂,流动性风险和信用风险瞬间就可转化。

自2013年6月出现“钱荒”以来,部分银行的流动性问题始终处于高危状态。究其原因,部分银行为了规避监管、追求高收益,创造性地发展同业业务,特别是吸收短期同业负债,投向长期高收益的同业资产,这种资产和负债期限错配必然导致流动性风险突出。

深化金融改革化解结构性矛盾和潜在金融风险

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加快金融领域的市场化,这将有助于发挥金融杠杆的作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加快利率汇率市场化,促使商业银行进行业务结构和客户结构调整。使商业银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从“要我做”到“我要做”转变,就可以减少中小企业融资的中间环节,降低融资成本。

加快对相关金融监管法规政策的调整。现有的金融监管法规大都是10余前年制定的,符合当时的经济金融环境。随着市场化的推进,亟需对部分条款进行修改或废除。特别是新资本协议的实施,通过资本充足率、杠杆率、流动性覆盖率等指标已经对银行经营有了更严格的约束,可以放弃信贷额度管制、贷存比约束等监管指标。同时,加大资产管理,取消信托、券商等机构的“通道”制度红利,在共同竞争的基础上,通过差异化定位和经营,优化资源配置。

处理好“稳增长”和“去杠杆”的关系。为了“稳增长”,就必须保持一定的投资增速,但由于近年来单位投资效率下降,需要获得更多的资金来源才能维持原有的投资增长。然而,按照“盘活存量、用好增量”原则,又要限制信贷等融资规模的增长。近期,为了防范金融风险,市场流传的银监会“9号文”一旦实施,银行同业业务将迅速收缩,也会影响到其他类信贷业务的增长。届时,如何平衡好经济增长和投资、债务风险之间的关系仍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系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宏观经济研究主管)

特别声明:文章只反映作者本人观点,中国金融信息网采用此文仅在于向读者提供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立场。本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责任编辑:姜楠]

分享到: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