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民币 > 人民币动态 > 人民币国际化:未来可能出现“自贸区汇率”

人民币国际化:未来可能出现“自贸区汇率”

中国经济网2013年09月29日10:25分类:人民币动态

核心提示:有分析认为,自贸试验区设立运行后,外国资金投入自贸区内,应该没有限制。但试验区内的资金要进入境内区外的其他部分,则有一定限制。原则上将按照跨境资金处理,进行分账管理。总体上,自贸区率先实现人民币可兑换,将让市场参与者和政府监管部门积累经验。有专家预计,未来将可能出现 “自贸区汇率”,这一汇率将介于境内区外与境外之间。

人民币国际化,正呈现出加速推进的趋势。

根据国际清算银行9月发布最新报告,人民币已经跻身全球前10大交易货币。若按外汇成交额计算,人民币超过瑞典克朗和新西兰元,跃居第9位。以人民币标价的,不只是境外旅游商店的纪念品,更包括货币、债券、股票、基金等金融产品。统计显示,截至2013年4月末,离岸人民币资产规模约为1.4万亿元。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提出,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可在试验区内对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人民币跨境使用等方面创造条件进行先行先试。这意味着,人民币国际化将借助试验区的跳板,迎风起跳。

从跨境贸易结算出发

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能够跨越国界,在境外流通,成为国际上普遍认可的计价、结算及储备货币的过程。

对国人来说,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似乎就发生在身边。 10多年前,中国游客出国前,必须提前兑换美元。因为到了海外,人民币几乎“寸步难行”,不但商家不接受,连银行也拒之门外。甚至,十年前香港特区的大多数商户也不接受人民币支付。如今,出国带张银联卡已足以应付大部分旅游目的地,在东南亚一些国家,百姓也乐于用人民币做存款。

不过,和直观感受不同的是,人民币在境外可以流通,并不代表人民币已经实现了国际化。

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表示,人民币要实现国际化,须实现三种功能:一是广泛地用于国际贸易计价和结算,这是贸易背景下需求;二是从计价结算到支付需求,进而在金融市场进行借贷和投资,这要求实现资本项下可兑换;三是上述功能的进一步发展,成为价值的承担者,从而成为国际储备货币。

2009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商务部等6部委发布《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上海、广州、深圳、珠海和东莞被确立为试点地区;2010年6月,试点地区扩大至20个省区市,境外结算地扩至所有国家和地区;2011年 8月,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境内地域范围扩大至全国。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在国际贸易中使用人民币,可以减少企业汇率风险,同时也扩大了中外商业银行的市场空间。

过去四年中,人民币跨境结算增长迅猛:2012年全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累计为2.94万亿元人民币,较上年的2.08万亿元增长41.3%。今年上半年,中国银行一家就完成1.6万亿元人民币的结算量。

攻坚资本项目下兑换

资本项目下可兑换,是人民币国际化的“拦路虎”。

通常,国际收支可分为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经常项目包括进出口的外汇、劳务收入等以真实贸易为基础的资金流动;资本项目主要是直接或间接的投资造成的外汇流动,不涉及贸易背景。人民币在1996年12月1日提前实现了经常项目可兑换,资本项目下,各种“通道”也逐个打通。

2009年6月,国家外汇管理局出台 《关于境内企业境外放款外汇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境内企业可以用人民币购汇对外投资。2010年起,央行进行试点,境内机构可以使用人民币到境外直接投资。2011年1月,央行发布《境外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允许获准开展境外直接投资的境内企业均可用人民币进行境外直接投资。同年6月,央行发布《外商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业务管理办法》明确,境外投资者和银行可直接办理外商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业务。

在境内外资本市场,用人民币投资和标价的产品在不断增多。自2007年7月第一只人民币债券在香港发行之后,香港离岸人民币债券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债券品种也日趋丰富。目前香港的人民币离岸资金池达7000亿元人民币。

人民币的投出和投入渠道都在增加。截至今年8月底,出海捕捉全球投资机会的合格境内投资者(QDII)总额已达865.77亿美元;获批进入国内资本市场的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总额度达464亿美元。而持海外人民币进入国内的人民币合格境外投资者(RQFII)总额度,也于7月30日达到1219亿元规模。不久前,上海银行为首批境外人民币股权投资试点企业提供了首单境内股权投资服务,国内第一笔RQFLP境内投资业务顺利“落地”。

这些制度和探索,进一步开放了资本账户,也促进人民币汇率更加平衡和市场化。

提升人民币国际地位

金融领域的开放是自贸试验区的重头戏,一系列可见的金融制度创新,大力发展离岸金融,将为我国全面实现资本项目下可兑换,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积累宝贵的经验。

上海一家大型国企坦言,在现有条件下,企业“走出去”,对外投资可以购汇,但是需逐笔审批,正常情况下要半年之久。而且在海外赚到钱之后,利润无法转回国内。如果在试验区内实行 “资本项目下可兑换”,资金自由进出,企业海外投资的融资难和换汇难,将有望解决。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由于自贸试验区的规则与国际接轨,这意味着区内与境外将打通。区内与区外境内,则是“有限打通”。由于境外资金成本低于国内,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境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实现跨境融资自由化。跨国公司可以在试验区设立总部,进行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试点,进而设立区域性或全球性资金管理中心。

据分析,自贸试验区设立运行后,外国资金投入自贸区内,应该没有限制。但试验区内的资金要进入境内区外的其他部分,则有一定限制。原则上将按照跨境资金处理,进行分账管理。总体上,自贸区率先实现人民币可兑换,将让市场参与者和政府监管部门积累经验。有专家预计,未来将可能出现 “自贸区汇率”,这一汇率将介于境内区外与境外之间。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亚洲研究中心主任陈光炎教授表示,人民币国际化的趋势明显,东南亚与中国贸易,使用人民币的比例越来越大;东南亚各国的汇率政策,与人民币挂钩的趋势增强。在上海设立自贸试验区之后,人民币国际化的速度会更快,这一趋势下,离岸人民币会越来越多。据他了解,新加坡已有多家大型银行积极储备人才,谋划扩大人民币业务。

渣打银行企业及金融客户部集团总裁华洛遷表示:“人民币国际化是对全球金融体系影响最为深远的变革之一。 ”渣打银行预测,中国资本账户在 2020年基本开放。到2020年,中国总贸易中,预计以人民币支付的交易将会由目前14%增至28%。那时,人民币汇率将达到基本自由。

[责任编辑:陈周阳]

分享到: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