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民币 > 人民币投资 > 商业银行遭遇“钱荒”+“钱慌”

商业银行遭遇“钱荒”+“钱慌”

证券日报2013年06月25日09:37分类:人民币投资

编者按:“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这是贺岁片《天下无贼》的经典问答式台词。不过如今,问题的答案或许应该修改了,在似乎无可争辩的“钱荒”面前,“最贵的已经是资金”。也有观点认为,比“钱荒”更可怕的是“钱慌”,国际评级机构有关数万亿元理财产品近期兑付的判断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货币市场的恐慌情绪。

资金争夺战白热化:35天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超6%

17倍于同期活期存款利率

虚构:

在一场多维度远程拍卖会上,××客户的20万元短期理财资金开始拍卖,而银行的理财经理们纷纷通过电话、短信、网络等方式举牌,预期最高收益率叫价从4%一路飙升至6%仍有数家银行积极参与竞价……,最终,××银行理财经理成功拍得该资金,但是签约后却非常沮丧的表示,“这么高的资金成本,真不知道一个月时间怎么赚回来啊”?

真实:

出来混,迟早要还的。临近年中时点,商业银行“借新还旧”的常用手法遭遇了结构性“钱荒”。相比于同业拆借的高息,普通客户的理财资金价格还算公道,因此银行纷纷通过调高预期最高收益、加推理财产品的方式招揽资金。

银行资金“压力山大”

6月20日,上海银行间隔夜拆放利率(Shibor)大幅飙升至13.44%,隔夜拆借利率最高达到30%,7天质押式回购利率最高成交于28%。

6月21日,银行间市场隔夜和7天拆放利率品种资金价格回落明显,其中隔夜拆借利率回落将近500点至8%的水平。据媒体报道,部分大行出借资金缓解了市场情绪。

经过此次利率飙升惊魂,有交易员甚至吐槽“没见过隔夜30%的交易员,人生是不圆满的”,更有交易员作诗为证:“利差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Shibor明日,又要涨几番。我欲埋头不管,又恐总行罚钱,流动性太严!闹心一天天,做梦回前年……内有利润指标,外有监管红线……”。

商业银行遭遇“钱荒”,但业内的主流声音认为从总量上来看并不缺资金,问题的关键是期限和结构的错配。

北京产权交易所董事长熊焰认为,此次银行“钱荒”成因复杂:美国经济复苏,热钱流出;国家整治外贸假出口,致外汇紧缺;债市风暴,资金市场人心浮动;资金从总量上并不缺,央行“挤泡沫”的决心正源于此,只是不少银行“避实就虚”,热衷于同业业务,资金链绷得太紧。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则强调应“挤出错配存量、保障定向增量”。郭田勇表示,“近日,货币市场利率飚升、流动性短缺以及央行‘见死不救’为各方关注。其实,中国经济最大的问题就是流弹太多,大量货币没有击中靶心,而是流向泡沫、过剩等领域。因此未来的货币政策仍需稳健而不可简单的言紧言松,但对稳健的坚守必须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等改革相结合”。

理财产品收益率飙高

“这几天有多个不同银行的理财经理给我发短信、打电话,都称其最近推出了收益率很高的理财产品,而且都是中低风险产品”,家住北京市丰台区的王女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这几天我忙着把资金归集到一家银行,再看看究竟哪家银行的理财产品收益又高又安全”。

事实上,临近年中,商业银行确实“求钱若渴”,理财产品收益率一路走高。普益财富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以来,1-3个月期限理财产品的周度收益率大都保持稳步增长,进入6月之后,这一增长有加速之势;另外1个月以下期限产品也在近两周上涨明显。

6月中旬,建设银行在江苏推出一款期限为33天的“保本”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高达7.39%,而同期银行的活期利率仅为0.35%,即使是1年定期的利率也仅为3%。更有业内人士表示,该产品的性价比(保本+高收益+期限短)甚至可以秒杀很多信托产品。而招商银行的一款期限为3个月的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也达到了7%。

此外,近日某全国性股份制银行推出期限为35天的理财产品,投资5万元预期收益率6%;投资15万元,预期收益率6.2%;投资30万元,预期和收益率6.4%,投资100万元,预期收益率6.6%。

无独有偶,另一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也抛出了36天、预期最高收益率6%(购买金额需达到20万元)的理财产品,而该行加推的72天同类型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高达6.6%(购买金额5万元起)-6.8%(购买金额达到20万元)。同时,该银行也调高了既有的两个系列理财产品的收益率。

事实上,截至目前已经有多家中小型银行上调了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而且,即便是国有大行也未能免俗。

工商银行早在今年5月就在其官方网站发布公告,调高了七款系列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主要涉及无固定期限按期分红和灵活期限的人民币理财产品,上调方式主要通过降低认购资金分级门槛的方式,让同样多的认购资金能够享受到更高一级的预期收益。

例如,“灵通快线”个人高净值客户专属7天增利产品,原来100万元以内的认购资金只能享受到1.8%的年化收益,调整后凡认购资金在500万元以内的都可享受到2.0%的年化收益。其他几款产品预期年化收益上调幅度普遍在0.1-0.6个百分点。此外,工商银行6月22日-6月27日发行的保本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也高达5.1%,这么高的预期收益率在工行短期理财产品中是很罕见的。

农业银行6月23日开始发行的一款42天的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为5%,而该行近日刚刚兑付同系列的一款理财产品(4月中旬发行,期限为64天)的收益率仅为4%。

吸金效果未达预期

虽然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一路飙升,但是吸金效果却并未达到预期。

“这款高收益理财产品的销售日期是截止到6月25日,您在当日中午前来最好,当天也肯定还有额度,且办业务的人少不用排队”,理财经理小赵有条不紊的对客户张女士表示。而在以往,各大银行高收益理财产品通常都是被秒杀,几分钟就会被抢光。

“其实目前来买理财产品的多数(客户)是原来投资的理财产品到期的老客户”,小赵对本报记者表示,“新客户比较少,而且多数资金量也不大”。

另一位国有大行的中层管理人员也对本报记者表示,经常购买理财产品的客户的资金往往已经被银行“吸纳”,目前能够买理财产品的资金一部分是从定期和活期中转变过来的新增资金,另一部分是此前理财产品到期的老客户的资金,这些钱原本也在银行的体系内,只不过是在不同银行间进行搬家,因此很难成为真正的增量资金。

在他看来,端午节后A股暴跌导致的从股市撤退出来的资金、以及从黄金交易中撤出的资金等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救火资金”,不过这些资金的规模主要取决于这几大投资市场的变化趋势,并不很稳定。(记者 张歆)

[责任编辑:陈周阳]

分享到: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