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民币 > 市场 > 人民币升值或倒逼外向型企业加快转型升级

人民币升值或倒逼外向型企业加快转型升级

评论
分享到
新华08网2013年06月08日10:52分类:市场

核心提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连创新高,倒逼一些外向型企业更加注重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实现逆势发展。

新华08网武汉6月8日电(记者王贤)今年以来,人民币美元汇率中间价连创新高,倒逼一些外向型企业更加注重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实现逆势发展。不少中小企业主认为,在大环境不好的情况下,加快转型升级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

人民币持续升值 利润被“汇率”吃掉

“涨多少公司就亏多少,看着人民币持续升值,心里就像在滴血。”上周末汉口举行的某商业论坛上,这句话成了到场几家出口企业负责人的开场白。

“人民币升值对于出口企业来说,就像利润的气球漏了气,不知不觉就漏完了。”武汉一家出口布艺装饰的企业负责人对记者说。

这位负责人介绍,公司的产品主要销往东南亚、韩国、日本、北欧等十几个国家。棉纺织行业的毛利润一般只有20%左右。人民币这轮上涨行情让企业利润所剩无几。

福建省长乐华精密工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光华这半年日子也不太好过。日元贬值使他的企业20多个百分点的净利润被蒸发了,这种情况已持续了半年。

“这样一个插件往年在市场上能卖到120元,现在因日元贬值只剩下90元。”朱光华无奈地告诉记者,这半年日元贬值了20%左右,这么大的波动,企业受不了。

福建安溪富华工艺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叶文安与朱光华有同样的烦恼。由于美元汇率持续走低,结汇时的汇率往往比接单时差2%以上,企业原先五六个百分点的净利润被吃掉将近一半。此外,国外货款账期也由过去的45天延长至60天,资金链压力骤增。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最新数据显示,6月4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再创新高,报6.1735,较前一个交易日大涨71个基点,相比年初首个交易日,人民币今年已升值1162个基点。2005年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以升值了35%。

武汉市商务局外贸处处长曹乾功称,人民币这波罕见的涨势,使相当大部分出口型企业不敢接订单。对武汉纺织、外贸代工、服装等行业出口企业冲击很大。其中,4月份纺织产品出口同比下滑了9.1%。

研发+营销+创新 部分企业逆势发展

记者调查发现,虽然目前大环境不好,出口型企业普遍面临“内忧外患”,但通过加强研发投入,进一步提高科技含量和产品附加值,一些中小企业也赢得了逆势发展。

福建安溪富华工艺品公司的展室里,五彩缤纷的藤铁家居工艺品占满了墙壁和各个角落。总经理王文安告诉记者,因为创意奇特、工艺精湛,这些产品很受欧美国家欢迎,公司去年出口额达到1584万美元。虽然今年外需疲软,一些出口企业订单减少,但富华一季度同比增加了8个百分点。

“我们靠的是高水平的研发队伍和产品创新,这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叶文安介绍,公司花大价钱聘请了一些台湾的设计师,年均开发近2000多种新产品。“我们还会继续加大设计研发力度,提高产品附加值,以此应对汇率波动和人工成本升高给企业带来的压力。”

湖北双星轮胎多举措深挖市场潜力,实现轮胎出口逆势增长。今年前两月,公司累计发货1144万美元,较同期净增240万美元,月均增长30%。

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除不断加强技术研发外,一是灵活接单,推行“大订单保量,小订单保利”,实现出口数量和经济效益的双赢。二是灵活营销,构建两个或以上的代理商、多种产品同时营销的模式,提高市场占有率。三是优胜劣汰,调动非洲、中东等地区代理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逐步建立起更加自由、更加富有活力的国际市场体系。

厦门绵羊抗疲劳垫有限公司也在逆势中有了较大发展。今年4月,在美国成立了分公司,建了自己的仓库。前不久又在上海成立了办事处。去年年产值达三四千万元,力争三年内产值突破一亿元。

公司负责人卢向明介绍,他们一向十分重视产品研发,每年的研发投入占产值的5%-10%。“像这样一个小小的厨房地垫,里面可藏着4项专利,能生产抗疲劳垫的企业在美国只有3家。”卢向明颇为得意。

转型升级是出口型企业的根本出路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近日在G30国际货币年会上明确表示,中国不会通过竞争性的货币贬值提高自己国内的竞争力,体现我国通过价格倒逼机制及国内改革推动经济转型的思路。

量子基金前合伙人、知名投资人吉姆?罗杰斯近日在上海表达了一个令人惊讶的观点,他认为,在接下来20年到30年之间,人民币可能会升值300%、400%甚至500%(以2005年为基准)。在未来10年、20年、甚至30年,人民币还是会保持升值趋势。

罗杰斯的观点虽引发争论,但多数专家认为人民币在一段时间内仍然会继续升值,长远来看,人民币的强势表现不可逆转。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院长丁志杰表示,未来30年,人民币应会是一个重要的国际货币,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在通胀得到控制的情况下,人民币应会有所升值。

中国银行福建省分行行长陶以平建议,外贸企业应提高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意识,利用人民币远期、期权等衍生工具,提前锁定成本和收益,应对汇率变动加大的风险;同时,也可利用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规避汇率风险。

卢向明、叶文安等企业主认为,外向型企业不能整天盯着汇率,也不能总靠“人口红利”,转型升级才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要用企业自身的营销思路、专业能力、研发和产品创新来化解风险,到国际市场上公平竞争。用高附加值的产品和一流的营销、管理抵消汇率波动和成本上升带来的损失。

专家认为,在出口企业加快转型升级的同时,银行等金融机构应帮助企业通过金融等综合手段锁定汇率、风险;政府应为企业减轻税负、搭建平台、做好服务,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共同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

[责任编辑:姜楠]

分享到:

网友评论

已有0人参与查看全部评论
用户名: 快速登录
发言须知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