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民币 > 人民币投资 > 三大展望 理财后市何去何从

三大展望 理财后市何去何从

评论
分享到
新华08网2013年03月27日17:58分类:人民币投资

核心提示:业内人士认为,在货币政策的影响下,蛇年银行理财市场整体收益水平难改下行趋势,在此影响下,投资者的选择将更加多元。专家认为,在严厉整顿理财市场的同时,市场仍然需要政府和金融机构的正面引导,使投资者在面对理财市场时更趋理性。

新华08网天津3月27日电(记者姚玉洁 邓中豪 王凯蕾)尽管2012年的理财市场给很多人留下了“你越理财、财越离你”的伤痛记忆,但为了赶上CPI的步伐,众多投资者还是义无反顾地再战江湖。展望后市,银行理财还能“一枝独秀”吗?金融体制改革能赶上理财多元化的步伐吗?监管升级,“坑爹”不断的理财市场能回归真身吗?

展望一:银行理财收益下行 理财“多元化”趋势增强

业内人士认为,在货币政策的影响下,蛇年银行理财市场整体收益水平难改下行趋势,在此影响下,投资者的选择将更加多元。

随着年末效应的消退,从年初至今,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表现出持续回落的态势。事实上,在2012年降准、降息政策的影响下,2012年我国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一直处于下行通道,这与2011年银行理财收益率逐月上升恰恰相反。2012年,我国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中位数由年初的5。2%一路下行至11月的4。3%,临近年末才短暂回升。

中国社科院金融重点实验室主任刘煜辉表示,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和基准利率走势高度相关。因理财产品投向以货币市场工具、债券以及信贷类资产为主,此类资产在当前流动性和利率预期环境下难有高收益表现。光大银行私人银行中心总经理赵志敏也认为,整体收益率下行,或是蛇年银行理财市场的主旋律。

专家表示,在银行理财产品难有“上佳表现”的影响下,2012年银行理财“一枝独秀”的场景或难再现,投资者的选择将更趋多元。

事实上,随着股市的回暖,偏股型基金也开始重受青睐。各基金借助四季度A股的凌厉涨势,整体翻身盈利逾千亿元。德圣基金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师江赛春认为,“从大方向来说,偏股型基金今年会有不错的投资机会。”

与此同时,更灵活的机制也使一些货币基金成为市场新宠,2012年末货币基金(包括短期理财)的总规模为7075。41亿元,相比2011年年末翻了一倍。如华夏基金近期推出的“活期通”,可以做到T+0当天到账,甚至可用于偿还信用卡,其流动性已可与活期存款相媲美,而收益却是活期存款的十倍以上。这使其成为银行活期存款的有力替代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财富管理研究中心主任王增武认为,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深化发展和百姓理财意识的提升,财富管理市场正进一步细分和专业化,某一两个行业独领风骚的格局很难再现。

展望二:理财“混业化”格局出现 “监管套利”仍需防范

自2012年下半年以来,监管层密集发布并实施了一系列涉及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政策法规,目前,取得资格的银行、信托、券商、基金公司、保险公司和期货公司均可以设计发行自己的理财产品。在我国理财市场“多元化”增强的同时,理财“混业化”格局也开始形成。

业内人士认为,由于我国金融业的分业经营制度,使得各金融机构专注的投资领域并不一致,而自各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相关规定出台以来,商业银行纷纷调整了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范围,将其他金融机构的资产管理计划纳入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范围。目前各个金融行业间业务交叉的“混业趋势”正在增强。

记者在工商银行发布的“2013年第2期安享回报黄金套利投资型人民币理财产品”的说明中看到,该产品除了投资债券、存款等高流动性资产、债权类资产以外,其投资还“包括但不限于结构化证券投资优先级信托、其他股权类信托计划、证券公司集合资产管理计划或定向资产管理计划、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户资产管理计划、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投资计划”。由此,在一款银行理财产品中,我们已经可以看到信托公司、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和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等诸多金融机构的身影。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财富管理研究中心主任王增武认为,“近年来信贷类或隐信贷类理财产品发展尤为迅猛,信贷调控下的监管套利是重要原因”。专家表示,在监管部门对银信合作进行整顿之后,部分银行理财产品以券商和PE的资产管理业务为通道,向企业债、城投债提供融资,事实上变相达到了突破“贷款额度”和“存贷比”限制的目的。

中央财经大学民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永壮认为,伴随着理财市场的发展,未来银行、证券公司、信托公司、保险公司的业务交叉将越来越多,新的金融创新也将层出不穷。以我国现行“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金融体制,应对越来越多的“监管套利”,从理论到实践都是很高的挑战。

展望三:监管升级促理财市场回归真身 理性理财仍需加强引导

去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存单变保单”、银行工作人员私售“飞单”等一系列风险事件暴露,监管层连出重拳,对理财市场进行规范、清理、整顿。展望蛇年,“严刑峻法”或给金融机构套上“缰绳”,促使理财市场回归真身。

去年12月,银监会下发《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代销业务风险排查的通知》,要求各银行全面排查代销第三方产品的业务,重点针对保险、基金、信托、私募、PE等第三方产品;今年1月,银监会年度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严格监管理财产品设计、销售和资金投向,严禁未经授权销售产品,严禁销售私募股权基金产品,严禁误导消费者购买,实行固定收益和浮动收益理财产品分账经营、分类管理。2月以来,监管层又开始对银行理财产品“资金池”问题开刀,要求各银行尽快自查整改。

与此同时,专家表示,政府应借鉴先进经验,制定对误导、侵害“金融消费者”权益行为的惩罚性处罚条款,并提供可行的集体诉讼体制。香港雷曼迷你债券风波、美国银行金额高达数十亿美元的和解案和多起针对投资银行的集体诉讼均表明,若金融机构确实存在误导行为和重大过失,必须对其造成的损失承担法律后果。

连续不断的监管升级,使人们有理由相信蛇年将是理财市场的“整顿年”,飞单不断、忽悠不停的理财市场或有较大改观。而在监管增强的同时,对投资者的引导同样不可缺位。

专家认为,在严厉整顿理财市场的同时,市场仍然需要政府和金融机构的正面引导,使投资者在面对理财市场时更趋理性。首先,要加强知识普及,使投资者能识别各种理财产品的类别和风险;其次,要加强对投资者的投资风险意识教育,认识理财产品和储蓄存款的区别,打破理财产品“刚性兑付”的错误预期。(完)

[责任编辑:陈周阳]

分享到:

网友评论

已有0人参与查看全部评论
用户名: 快速登录
发言须知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